新疆棉事件后,Nike、Adidas势力衰退,李宁、安踏等国货终于崛起,球鞋市场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“大改革”:“炒鞋”之风吹向国货……
从前说到“炒鞋”,似乎跟李宁、安踏等国货品牌没啥关系,毕竟“没钱,买李宁”。
如今国潮风盛行,支持国产品牌球鞋的同时,“炒鞋”之风也开始吹向国货,李宁、安踏鞋款被炒到上万元,还真是“没钱买李宁”。
看一眼李宁、安踏球鞋在二级市场的价格,不由让人想起了曾经的AJ。
一双国产球鞋大几千的价格成了普遍现象,这会不会断了很多人“支持国货”的念想?国产运动品牌能否再保持初心?
尤其是炒到万元的鞋子李宁韦德之道4代全明星,甚是让人有点瞠目结舌……
这双球鞋的发售价格仅为元,如今在二级市场上售价竟高达元,涨幅达31倍。
韦德之道7TheMoment就更离谱了,一周前这双鞋在二级市场的最高价格为元,如今却涨到了元,接近3万的价格。
韦大爷「最后一舞」虽然是全球限量款,但是在年的发售价仅为元啊……
如果说李宁涨价情有可原,毕竟是“国货之光”,但安踏这涨幅也不小。
一双售价为元的运动鞋如今涨价高达元,当初没买的小伙伴是不是感觉有点亏?
国货只能靠炒鞋抬身价?
看着这一连串的数字,相信很多人都心生疑问:难道国货只能靠“炒鞋”来抬高身价吗?
众所周知,在新疆棉事件之前,耐克、阿迪一直是运动品牌界的佼佼者,李宁、安踏、匹克、°、特步等国产运动品牌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。
其中,李宁和安踏算是进步最明显,并且在新疆棉事件后呼声最大的,同时也是在“炒鞋”风波中影响最大的。
以李宁为例,相信大家对李宁刮目相看还是在年的纽约时装周上,李宁首次登上国际时装周便惊艳了全世界,从此在运动品牌界占有一席之地,并且成为了“国货之光”。
近两年来,李宁也不负众望,除了在设计上力求创新,摆脱了以往的土味形象,球鞋科技含量也丝毫不输阿迪、耐克。
尤其是新疆棉事件后,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秋冬系列发布会,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极具国际范儿的中国李宁。
除了“无创造无意义,破旧立新”的设计理念,还有备受瞩目的秋冬李宁x成龙联名款功夫系列,以及中国李宁x空山基联名系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关于“国货只能靠炒鞋来抬高身价”这个问题,相信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。
但从李宁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,即便没有“新疆棉事件”,不靠炒鞋,中国李宁也能提升自我价值!
李宁安踏不当“替罪羊”
其实球鞋市场早就该整顿了,至于“炒鞋风波”的问题,李宁、安踏绝不当替罪羊。
“炒鞋风波”怎么来的?耐克不会不知道吧。
球鞋限量发售源于耐克,导致不少鞋贩子恶意哄抬价格,牢牢的抓住了“供不应求”的“物以稀为贵”的消费理念。
像耐克旗下的AJ,以及阿迪达斯旗下的Yeezy,哪一双不是在二级市场疯狂涨价,要论真正的饥饿营销,耐克阿迪绝对是该手段的创始人。
面对如此的市场环境,国产品牌为什么要这么做?
球鞋市场就好比生态食物链,适者生存。耐克阿迪如同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,李宁、安踏等国产品牌若是不玩点手段,就很容易被吃掉!
一双鞋的成本价如何定义?
如今的李宁就好像华为手机,不买就说不爱国,买的话价格又不便宜。
但是,作为一位鞋粉来说,我并不喜欢道德绑架,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,支持国货也好,一如既往地买外国品牌也罢,都不能与爱国或不爱国产生直接联系。
李宁涨价陷入“炒鞋”风波,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一双鞋的成本问题。
不是所有的鞋子都相同,市场上发售价为元的鞋子,其成本大概在元左右,大家可以以此来大致估计下一双鞋的成本价。
当然,若是涉及到限量发售、明星同款等因素,这双鞋的价格自然就会抬高,在二级市场出现疯狂炒鞋的现象也是见怪不怪。
小结:
关于李宁涨价、“炒鞋”之风吹向国货的新闻连连不断,但仔细一看,你会发现:“涨价”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李宁,“炒鞋”也只是针对部分鞋款,像李宁安踏等国货品牌还是有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值得大家去挖掘!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立即删除)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29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