丢失了的鞋子
自从女儿上了高中,几乎成了“鞋控”。隔三差五的要求买鞋,我有时实在拗不过她,也只好随她愿了。当然,每次都是最大限度的延迟满足。因这,我也落下了“后妈”这个称呼。
故有一次,我和她一块上街,碰到一位多年不见的熟人,问我:“这是你孩子?”
我还没来得及回答。女儿拍了拍自己的胸脯:“我不是她亲生的”!随机拉着我的手向人家介绍:“这是我后妈,我是她在一个富翁的楼底下捡的!”
尽管女儿说这话时洋溢着一脸的坏笑,但对方却信了:“我就说嘛,我记得那时你成天骑自行车带着的是个男孩...”
真让人无语了!看这熊孩子把脸扭向一旁强忍欢笑的恶作剧架势,我也不便再给人家啰里啰嗦的解释去,再说解释这些对人家能有什么意义呢。因此也就只好冲她笑着“嗯,阿”的打了个招呼就走开了。
心里合计,说我是“后妈”也好。往后就有理由对付她的不合理要求了。
时隔三日的周六下午,一来家门撂下书包,就笑眯眯凑到我跟前:“老妈,给你商量个事呗!”
“什么事”?
“我想买双‘阿迪达斯三叶草’的...”
“又是买鞋!”
我一听就立马来了气!
“我穿的历来都是普普通通的鞋,最贵的也就二百多块钱,长这么大还没穿过好鞋呢!”
“什么是好鞋?贵就是好鞋?鞋是穿的,不是用来比的!你说自从你上了高中,买了多少鞋...”
“那些都不好!”
“哪里不好,哪双不是你看好才买的?”
“都不是我特要的牌子!”
“起个名就是牌子,能都买来吗?再说,所谓的名牌,哪个不是贵在广告费上...”
我越说越来气,一边数落着她一边从鞋柜里翻腾她的鞋子:一双,两双,三双...扔出来第十二双时,我实在忍无可忍:不买!坚决不再给买!
她立在我身后,扯住我的胳膊不让我再找下去。她是怕越找越多。我找没她放的快,转眼功夫就把我倒腾一地的鞋子收拾干净。
她放一双,我问一句:“这双鞋怎么了,才穿了几天,说不穿就不穿了?这双又怎么了,给新的一样,当初买的时候,不是你挖空心思想要的?”
她默不作声。
见她不再要求,我的语气也柔和下来:“要学会和美好保持一定距离,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,这样,心里的那份对美好的渴求会永远都在...”
她,噘着嘴,不说话。接下来的几天动不动就找茬治气,说我就是怕花钱。
其实,孩子哪能理解,哪有父母怕为孩子花钱的道理。担心的是现在条件太好了,孩子的欲望会随之无限膨胀。乃知欲望越大,幸福感越低。可惜,这么大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。在他们看来,只要得到想要的,就是幸福。岂不知,一旦欲望的野心跟不上能力时,心是不堪一击的。我只是想让她学会控制欲望从而感受幸福的真正含义罢了。
本以为她会放下。谁知,大上个周末来家,还提买鞋的事!并向我誓言旦旦的保证:仅此一双,买来后和原来的鞋轮换着穿,直到都穿的不能穿了为止...
这孩子虽有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毛病不假,可一旦发过誓,还是懂得履行诺言并恪守规则的。
她说的这话,我信!但话说回来,即便条件允许,即便多买几双千儿八百的鞋子也不成问题,但放着那么多好好的鞋子不穿再去买总是奢侈的有点过了吧。何况,孩子的脚39码,我,36码!
突然想起前几天老师在群里通知,说,12月6号要进行“史地生”结业考试,让家长监督孩子赶快复习。
想起她从来都不把“背诵”当回事的惯例,我很是替她着急。
于是,我说:“如果这次的结业考全过,可以考虑买‘阿迪达’作为奖励。当然,拉一门也不行!”
开始她有些不情愿,但为了心仪的鞋子,同意了。
接下来,虽然我时刻拿“只要都考过,立马就买鞋”来敲打她,并一而再再而三的督促:多背,多看...
眼看考试就在眼前,仍是一副“皇帝不急太监急”的节奏。她照旧学三分钟玩个半天。我催急了,她还来一句:“考试考不着书上这题...”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考试说到就到了。
接下来,就是等成绩。一周后,成绩出来,一门没过。“生物”,差一分。
恰逢周末,她来家时,我正烧水。她进门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,鞋都没换,来到厨房就向我七个不平八个不愤起来:“妈妈,我告诉你,这考试就是个几率问题,和学习好赖一点关系都没有...”
我瞪了她一眼,没说话。自顾倒我的水。
她仍滔滔不绝:
“就看你考试时‘点’正不正。普通班的学生点正都能过,‘火箭班’(特优生)的点不正也过不了...”
我强压住火,仍没说话。心想,都是些什么歪理邪论!严肃的考试在她看来成了赌“运气”。“没有耕耘,哪有收货”的真理在她看来,就是纸上谈兵。
见我一直不说话,她在餐桌前坐了下来。顺手拉过杯子。这时,我正好拿着水壶走过来。她把杯子往外推了推,当然是示意我倒上。我一面倒水,一面继续听她说。眼看着水已经溢出来了,我还是不停的倒。
她连忙起身:“哎呀,妈,水都溢出来了!”
“不错,你就像这只杯子。”
“哦!”
“没考试前,你满脑子装满了对学习的不屑,成绩出来,又强词夺理地为自己找理由,歪理邪说一大堆!即便教授教你,你也装不进去!”
......
晚上,她把自己关进书房,久久没有出来。
早晨起来,我经过书房时进去溜了一眼。只见书桌上有几页写满字体的草纸,拿起来一看,是她写的,字里行间满满的愧怍之心。
如能从心而发,其中的几句话倒值得称赞。她说:“因为自满,我不经意间,失去了心爱的鞋子,可妈妈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。让我懂得了茶杯的价值,不在于它烧的瓷釉有多好,描绘的图案有多美,而在于它是空心的,才可以装的下水...”
壹点号向往
找记者、求报道、求帮助,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或搜索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z/10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