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白癜风怎么治 http://pf.39.net/xwdt/191104/7585947.html

来源:一财网

中国电商市场上,京东这些年一直站在舞台的中央。

京东有数以亿计的用户,在京东卖东西不用为做广告揽客太费神;用户下单后,京东物流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,做生意最头疼的两个问题能一站式解决,多数企业难拒绝京东自营递出的橄榄枝。

互联网时代,京东自营为商家提供了一揽子标准化服务,而如何分门别类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,将决定京东是否能够迈上更高的台阶。

京东自营成奶粉销售命脉

京东自营现在已经成为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。

记者注意到,包括伊利、蒙牛等大小乳企和奶粉企业在京东大多都开设有自营店铺,伊利旗下一款奶粉产品的评价多达75万条。特别是在“”和“双十一”等购物节期间,奶粉也是抢购的热点,年“”前5分钟,京东婴幼儿奶粉成交额同比增长8倍。

有国内奶粉品牌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当初看重京东自营主要是为了展示品牌和拓展企业的直销渠道,一方面在商品搜索展示部分,京东自营店都在最前面,客户转化率较高;另一方面加入京东自营之后,人工、物流仓库、运营、曝光率、排名、流量全部由京东自营负责,相当于托管。此外,京东的物流配送体验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。

在奶粉行业中,主要的销售模式还是经销商模式,即厂方按计划压货给经销商,由经销商负责一地的销售,这一模式对于企业资金压力较小、且回款较快。不过近两年电商平台也是企业探索的一条新渠道,一方面与国内电商消费快速增长,企业不愿放弃这一市场;另一方面乳企也希望借助电商流量平台进行产品和品牌展示。

据多家受访乳企介绍,目前京东平台已经是其电商销售的主要渠道,据贝因美向第一财经回应称,虽然具体数据不便透露,一般而言,京东自营的销售额占比是整个电商销额的35%左右。

不过京东自营的要求并不低,加入自营条件比较苛刻,首先是要求品牌和市场,需要达到一定的体量和规模,其次是毛利空间是否充足;特别是在扣点上,京东一般要抽取销售利润的20%-30%,送仓费用由品牌商负责,而其仓储快递费用,都涵盖在扣点费用之中。

某奶粉品牌电商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公司和京东自营的合作模式毛保率是20%,具体组成是8%的利润和12%的市场投入费用,前者是京东的平台扣点,后者是用于购买京东的广告服务等。而在合作模式上,商家需要和京东自营谈一个供货价,售卖价由京东自己根据销售情况自行调整,等于京东自负盈亏,因此尽管抽头较多,但企业还是愿意尝试。

记者注意到,由于京东和奶粉企业之间的合作属于“吃货”模式,而且线上销售的产品也在线下同步销售,因此京东自营模式中还是存在扰乱线下价格体系的风险。

据介绍,虽然奶粉企业会和京东有控价的约定,但在前几年奶粉网络乱价的情况还时有发生,比如在“”等大促的节点,为了保证某一时段的销量,平台强行调整产品价格进行促销,但近两年这一问题明显好转,因为这样的价格调整多发于热门大品牌产品上,但这样京东也会冒着失去大品牌商的风险。

此外在售后服务上,京东自营的条款也较为强势,品牌商在加入京东自营后,客服的售后标准必须按照京东平台的标准执行,比如部分品牌商认为不需要退换的商品,如果平台认为必须退换,也必须强制退换,但费用上则还是由品牌商来承担。因为双方有60天的账期,因此品牌商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。

奶粉相对是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服务的产品,营销、配送决定销量,企业面对京东没有太多的话语权。

服饰企业两条腿走路

服装企业在与京东自营的合作中,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。

京东从年开始重点发力服饰品类,确立了“自营+平台”的两条腿走路战略,在自营服饰店中,海澜之家、阿迪达斯、施华洛世奇等服饰的销售同比高速增长,服饰一度成为该平台增长最快的业务,但很快因为行业“二选一”竞争,年双十一前京东遭遇了服饰品牌大规模撤店,服饰品类增长几乎停滞。虽然之前撤出京东平台的海澜之家、森马等品牌,后续又重新回归并同时开设了品牌旗舰店和京东自营旗舰店,但服饰一直没能成长为继3C之后京东的又一支柱性品类,京东自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,效果也逐渐产生了分化。

Lily商务女装就没有选择京东平台,而是将品牌线上旗舰店开在了天猫,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,公司精力和预算都有限,在今年疫情冲击下经营更趋向保守,以稳为要,暂时不会拓展更多的线上渠道。

记者调查发现,仍有国内外不少服饰企业在京东都开设了店铺,但开店选择和模式各不相同,有只开设官方旗舰店的,有只开设京东自营旗舰店的,还有同时开设官方店和自营店的。总的来说,同一品牌的官方旗舰店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l/36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