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M是ErlingPersson于年在瑞典创立的服饰品牌。如今,HM在全世界多个专卖店销售服装、配饰与化妆品。
位于瑞典市StoraGatan大街的老HM店是世界上第一家HM专卖店。HM品牌名是由“Hennes”(瑞典语中“她”的意思)女装与“Mauritz”男装品牌合并,各取第一个字母而成“HM”。
近日,瑞典时装公司HM拒绝使用新疆产品的言论引发中国民众抵制浪潮。耐克、阿迪达斯等企业也提出“抵制”新疆棉花,国内大量和相关品牌签约的艺人纷纷宣布终止合作。
受此影响,阿迪耐克以及HM等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,短短一天内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蒸发总和就超过了亿元。
HM遭电商平台集体下架
3月24日早间,一则HM的声明在网络上流传开来。
HM声称,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,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/原材料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HM官方代言人宋茜和黄轩接连宣布,和HM合作就此终止,天猫、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下架HM相关门店和产品,高德、百度地图上也搜索不到HM相关门店地址,不少网友更直呼“再也不买HM了”。
中国市场强烈反应下,HM股价全球受挫。当日在瑞典股票市场跌2%;在德国法兰克福股票市场跌近4%;在英国伦敦股票市场跌2%;在美国股票市场跌1.45%。
对于HM而言,除了股价的直接影响,接下来的业绩发展更为棘手。根据HM集团财年年报显示,中国位列HM集团全球前四大市场之一。截至年财年年底,HM在中国内地个城市共拥有家门店。
去年,HM集团整体业绩下滑,中国市场线上市场却逆势上扬。财报显示,HM集团财年销售总额为亿瑞典克朗(约亿人民币),较去年下降18%;实现毛利润.44亿瑞典克朗,下降23.6%,毛利率为50%。扣除财务项目后的利润为20.52亿瑞典克朗(约15.59亿人民币),利润暴跌88.2%。
其中,中国内地的销售总额为97.5亿瑞典克朗(含增值税)(约为73.94亿人民币),中国线上销售额全年增长39%。
自年9月起,HM便逐步终止了部分与新疆有关的中国供货商合作关系。目前,HM也因为“碰瓷新疆棉花”的举动受到中国网民抵制。
长江商报近日走访武汉市HM汉街门店,店内到处充斥着低价折扣信息,但前来逛街的顾客却很少,有年轻的消费者走到门口看看了,就迅速转身离去,并未进店。比起年HM刚进入中国市场,媒体报道其在北京开首家门店时,门口排起的长队以及哄抢的局面,已经可以用冷清来形容。
并且,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,位于武汉市光谷国际广场的HM门店已经闭店。这仅是HM错过电商发展黄金时期,造成库存积压经营能力大幅下降的一个缩影。在年,受不可控因素影响,HM库存积压隐患爆发,在全球大面积关店。HM财报称,年4月中旬,集团旗下约80%的商店暂时关闭,到6月,在全部家门店里,仍有家门店是关闭的,约占总数的18%。截至年11月底的财年,HM集团大幅削减了1.6万名全职员工,并关闭了58家门店。
一位快消行业人士在和长江商报记者交谈时提到:“HM是快时尚品牌,在刚进入中国时,曾引发时尚潮流。但近些年随着电商崛起,国货品质和时尚度也逐步潮流起来,传统快时尚巨头却没有及时跟上互联网发展步伐,疯狂扩张线下,导致单腿走路发展不问,业绩受到明显冲击。”
从财报来看,财年业绩,HM营收增长7%,低于市场预期。因为此前财年和财年其营收增速分别是14%、18.9%,从年开始,已然出现放缓。、年销售额增速降为5%
为了扭转局势,近些年,HM开始发力线上,中国线上市场有着至关重要位置,但整体情况并不理想,根据路孚特(RefinitivSmartEstimate)数据,分析师们均预测,HM第一财季净销售额将下降30%,眼下其已经被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和相关应用全部下架,不仅中国市场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,整体业绩发展也不容乐观。
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股价暴跌
不仅是HM引发中国网友激烈不满。有网友发现,Nike也曾发布类似声明,表示不会采购新疆产品,并已与合同供应商约定不使用该地区纺织品或纺纱。此外,包括HM、巴宝莉、阿迪达斯、新百伦等与新疆棉花“切割”言论也被曝光,引发巨大争议,遭到中国网友严重抵制。
3月25日,包括邓论、杨幂等一大批知名艺人,宣布结束与上述品牌的合作。随着事件持续发酵,上述品牌股价均出现暴跌。
HM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1.84%,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63亿元瑞典克朗,约合48亿元人民币。阿迪达斯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跌逾6.49%,报.55欧元,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35亿欧元,约合亿人民币。在美股反弹的情况下,美股耐克公司收盘跌3.39%,报.64美元,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71亿美元,约合亿元人民币。
碰瓷中国棉花导致股价下跌,反映的是中国市场的重要影响力。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去年阿迪达斯和耐克业绩均不理想,低谷时期阿迪年一季度业绩曾暴跌96%,耐克同期市值蒸发亿,尤其是在欧美等市场,下滑态势严重,在此背景下,中国区成主要增长市场。
根据3月18日,耐克刚刚披露财年第三财季业绩,由于疫情,该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营收均出现下滑,只有在大中华区实现增长且高达51%,帮助其总营收保持正值3%。
财报显示,在截至2月28日的3个月内,耐克实现营收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.4亿元),较上年同期增长3%;净利润14亿美元,增长71%。其中,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51%,至22.79亿美元。
尽管耐克并未过多提及中国市场对其营收的贡献,但不少外媒在报道时已指出,耐克营收增长完全得益于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增长,帮助其抵消北美营收下滑10%和欧洲中东非洲关店45%的影响。也就是说,若不算中国市场业绩,耐克面临的是一份骤降的成绩单。
再看阿迪达斯公布集团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表现。第四季度销售额恢复增长,同比上升1%至55.5亿欧元,略好于分析师预期。但分区域来看,阿迪达斯北美地区全年销售额下滑9%,欧洲地区下滑12%,亚太地区下降了17%。大中华地区虽开局不利,但在第四季度取得7%的增长,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5%,比整个亚太地区表现要好。
如今中国市场突遭变故,销售情况急转直下。长江商报近日在电商平台上看到阿迪达斯和耐克品牌店相关直播间,不少直播间虽然在进行中,但评论区大都是网友在抵制,商品单日销售额为零。
长期以来如阿迪、耐克等品牌在国内有众多的品牌支持者和消费者,但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,消费者也逐渐将目光转向国产。这些外资品牌原本发展就已经每况日下,再加上因遭受抵制销售额的巨减,这几大巨头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。
新疆棉花质优供不应求国产品牌抢着要长期合作
虽然新疆棉花遭到HM、耐克、阿迪达斯等企业拒绝使用,但实际上,新疆棉花中国自己还不够用。我国/年度棉花产量约万吨,总需求量约万吨,年度缺口约万吨。其中,新疆棉产量万吨,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%,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%。为满足国内需求,中国每年需进口万吨左右棉花。
新疆棉花生产早已高度机械化,不需要大量的“采棉工”。据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年数据显示,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.83%,其中北疆95%的棉花是通过机械采摘的。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,也不需要大量的“采棉工”。
并且,在将近50天的采棉季中,采棉工平均每人都能挣到上万元,在当地也算是收入客观。之所以这些年采棉工数量下降,这主要是随着内地农村劳动力收入不断提高,前往新疆采棉人数不断减少,与“政府强迫本地劳动力”毫无联系。
长江商报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,BCI(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)成员之一无印良品不仅使用新疆棉,还在产品介绍页面上特意标注使用的是新疆优质。无印良品中国总部表示,无论是中国,还是印度、土耳其,该公司从世界各地采购优质棉花。目前,无印良品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l/17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