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5月底就开始的大促接近尾声,运动品牌开足马力在疫情下迎来一次消费回暖。
尽管受赛事停摆、线下门店关闭的影响,运动品牌累积了大量库存,但在业内人士看来,期间将成为体育消费的转折点。通过的促销,运动品牌企业的库存压力得以缓解,体育用品销售潜力得以释放,势必带动运动品牌市场复苏回暖。
价格战打响
持续多日的大促即将迎来尾声,各家运动品牌也在疫情期间迎来了一次消费热潮,开始最后的冲刺。
6月18日,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猫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发现,阿迪达斯给出低至5折的优惠,并实施了满减70、满减、满减的优惠,部分运动鞋的价格低至-元,部分短袖T恤的价格降至百元以下。
在天猫平台折扣促销的远不止阿迪达斯一家,耐克、NEWBALANCE、PUMA、斯凯奇、Lululemon等也都给出了不同的折扣和满减优惠。除了国际品牌外,国内运动品牌也加入了满减的大军。李宁、匹克、°、特步等打出来价格不等的满减优惠。
运动品牌的促销活动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根据天猫发布的数据,预售的首个小时,总交易量同比增长高达%。后续数据则显示,运动户外品类45秒突破1亿销售额。其中耐克在2分59秒内突破1亿销售额,Vans则在第1分钟便达成了超过去年同期全天的成交金额,包括阿迪达斯、安德玛、FILA等在内的多家运动品牌在的首日成交额都突破1亿元。
与此同时,高端小众运动悄然走红。根据京东平台6月1日-14日的销售统计,棒球棒成交额同比增长%,网球训练器成交额同比增长%,马术头盔、马术靴等马术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过70%,高尔夫铁木杆成交额同比增长%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疫情以来运动品牌第一次大促活动,在“38女神节”期间、“55购物节”期间都曾有过大范围的折扣促销。“55购物节”期间,耐克曾推出限时限量的“折上9折”,同时发放了满减80、满减50、满减30等满减优惠券;斯凯奇推出前1小时折上5折起、满减30优惠券、满减60的叠加用优惠券和满减的叠加用优惠券。
针对大促对于的相关数据和意义,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lululemon等企业相关负责人,但截至发稿,并未得到回复。
在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、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看来,在疫情冲击下,国际品牌的实体门店面临挑战很大,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可以通过折扣促销转化。从目前来看,作为线下渠道的补充,体育市场尚未恢复到年的同等水平,但已释放出消费回暖的信号。
库存危机的无奈
实际上,打折促销的背后,是疫情下运动品牌无法回避的库存高企危机。
时尚产业投资人、优意国际CEO杨大筠认为,鞋服类运动品牌的产品设计、生产、制造会比销售周期提前几个月,因此疫情对年秋冬季和年春夏季的产品都带来了巨大压力。此外,秋冬季销售并不是运动品牌的强项,春夏季销售遭遇疫情会让品牌积压大量库存。
以此次在大促中几乎打了对折的Lululemon为例。数据显示,截至5月3日的财年第一财,Lululemon季库存跃升的主要原因不愿意打折,此外,库存中40%由核心产品组成,这些产品的销售时间长,需求量大,不是季节性商品。
同样,阿迪达斯一季度财报显示,阿迪达斯的库存继续上涨,年一季度,阿迪达斯的库存增加至43.34亿欧元。
尽管布局线上多年,运动品牌的线下实体销售占据了总销售的大部分份额。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,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线下、线上渠道销售额分别为.0亿元、.0亿元。
财报数据显示,年,Lululemon的线下门店贡献了近63%的收入。国内品牌中,年李宁来自电商渠道的收入占比22.5%,大部分收入来自门店直接经营销售和特许经销商。
在程伟雄看来,低价折扣刺激大众消费,无疑是清理库存的好办法。在行业内运动品牌都在或多或少打折时,不打折可能会被消费者抛弃。
复苏转折点
值得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3678.html